在我們的PCB生產工藝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內層線路,那么它的流程又有哪些步驟呢?接下來我們就以內層線路的流程為主題,進行詳細的分析。
一、內層制作工藝流程
二、開料
由半固化片和銅箔壓合而成,用于PCB制作的原材料,又稱為覆銅板。
一般規(guī)格有:
尺寸規(guī)格:
“37*49”,“41*49”等等
厚度規(guī)格:
2mil,4.5mil,6mil,7.5mil,8mil等等
三、開料工序
1.切料:
將一大張料根據不同版號尺寸要求切成所需的生產尺寸。
2.焗料:
為了消除板料在制作時產生的內應力及到板料尺寸穩(wěn)定性加強。去除板料在儲存時吸收的水分,增強材料的可靠性。
3.鑼圓角:
為避免在下工序造成Handing及品質問題,將板料鑼成圓角。
四、前處理工序
1.除油:
通過酸性化學物質將銅面的油性物質氧化膜除去。
2.微蝕:
原理是銅表面發(fā)生氧化還原反應,將銅面粗糙化。
3.酸洗:
將銅離子及減少銅面的氧化
4.熱風吹干:
將板面吹干。
五、線路蝕刻
1.顯影:
通過藥水碳酸鈉的作用下,將未曝光的部分的油墨溶解并沖洗后,拋下感光部分。
2.蝕刻:
將未曝光露銅部分的銅面蝕刻掉。
3.退膜:
通過較高濃度的氫氧化鈉將保護線路銅面的油墨去掉。
4.沖孔:
通過設定的靶標,沖出每層統(tǒng)一位置的管位孔,位下工序的排板做定位使用。
六、光學檢查
1.光學檢查:
是基于光學原理來對焊接生產中遇到的常見缺陷進行檢測的設備。AOI是新興起的一種新型測試技術,但發(fā)展迅速,很多廠家都推出了AOI測試設備。當自動檢測時,機器通過攝像頭自動掃描PCB,采集圖像,測試的焊點與數據庫中的合格的參數進行比較,經過圖像處理,檢查出PCB上缺陷,并通過顯示器或自動標志把缺陷顯示/標示出來,供維修人員修整。
2.目標檢查確認:
目視檢查確認,對一些真假缺陷進行確認或排除。
3.目視檢查及分板:
對確認的缺陷進行修補或報廢,以及對不同層面進行配層歸類。
上一篇:高頻電路板設計,注意的問題
下一篇: PCB設計中過孔常用的6種處理方式